面对事实他们为何选择掩耳盗铃?

文章出处:常见问题       发表时间: 2023-12-05 03:08:53

  居民投诉有人私建泳池,街道办回复称水池是“天面消防水池”。经调查,该水池确定为游泳池,属于违反法律建设行为。

  游客发布的图片中,梵净山金顶上建筑墙面呈现红色,景区热线工作人员回应称“可能是游客拍照的时候使用了滤镜”,结果也证明不是游客加了滤镜。

  这两则新闻最近颇受关注,大家关注的重点除了事实之外,还有问题曝光后,相关单位人员都第一时间选择草率否认的做法。

  据广东广播电视台栏目“今日关注”7月30日报道,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雄峰城G2栋居民冉先生反映称,他们的楼顶天台已加建一个私人的豪华游泳池。

  今年7月下旬,番禺区钟村街道办回复居民投诉称,此处天台的水池是“天面消防水池”。

  8月2日晚间,广州市番禺区政府再次就“雄峰北商业中心” 楼顶违法建设游泳池问题发布情况通报。

  经调查,番禺区联合工作组认定该水池为该企业内部使用的游泳池,属于违反法律建设行为。番禺区钟村街道办事处在处理群众投诉时,将其称为“消防水池”的回复错误。此次事件教训深刻,个别单位和人员履职不当,区纪委监委已成立调查组。

  对此,南方都市报评论,有人说,楼顶建泳池没什么不好,接上消防水管不就成了消防水池吗?这种观点大错特错。要知道,消防水池自有一套设置的标准和规范,不是泳池能接上消防水管它就齐活了。另外,消防水池并不是必需品,它必须服务于安全这个大前提。水池之所以是违建,根本上还在于其对建筑物安全的影响,一旦蓄水铁定会增加房子负载,于安全来说,这些都是不可承受之重。

  钟村街道属于“消防水池”的回复的确匪夷所思,这到底属于作风问题,还是利益勾连下的打掩护,还有待调查。但能确定的一点是,楼顶游泳池成消防水池,公信力再也经不起“指鼠为鸭”式的折腾和消耗了。

  齐鲁晚报评论,面对居民的投诉,番禺区钟村街道办不是正视并及时处理问题,而是忙着为游泳池建设方“打掩护”——睁眼说瞎话,硬把楼顶游泳池说成是“消防水池”。

  而实际上,只需到涉事楼栋的楼顶上看一眼就会发现,涉事水池并未按照《消防给水及消防栓系统技术规范》标准设置必要设施设备装置,根本不具备消防水池功能。只需到当事居民的家里看一眼就会发现,楼顶泳池建成后,楼栋内不少房屋的墙壁出现了多处裂痕,当事居民的投诉绝非小题大做、无事生非。

  据澎湃新闻报道,7月9日,微博上出现了一条贵州铜仁梵净山景区的航拍视频。视频中,雨后的梵净山云雾缭绕,高耸的金顶在云雾间时隐时现,宛如仙境,令人心旷神怡。

  很快,有眼尖的网友发现,红云金顶上面的两处房屋,原来的青砖黑瓦疑似被刷成了红色。

  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报金顶建筑外墙刷粉红色:立即修复保持原貌。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(ID:wevideo)

  7月24日上午,梵净山景区热线工作人员就此回应称,(原来的青砖黑瓦)没有刷成红色,“可能是游客拍照的时候使用了滤镜。那个不是粉红色,是原本的颜色,我们再三核实过。”

  7月28晚,铜仁市人民政府28日就梵净山金顶建筑外墙维修有关问题调查处理情况做通报,多名责任人被调查处理。

  针对此事,新京报评论,不顾建筑的本来风貌,粗暴地给佛殿外墙全部刷成粉红色,显然有失工作的严谨性和专业性,应当有人为此负责。

  更值得追问的一点是:如此不当的修缮行动,为何能一路绿灯地付诸实施?按理说,对这一建筑的修复、保护应当有严格的审核和监督流程。

  更何况,早在2018年,梵净山就已作为世界自然遗产被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而住建部2015年下发的《世界自然遗产、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(试行)》 明确规定,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,应当严格保护,不得随意改变或破坏。

  梵净山金顶释迦殿和弥勒殿作为景区的一部分,外墙“变色”,已然属于显著的外观变化,不该这么稀里糊涂地没人管。

  红星新闻评论,7月26日,多家媒体联系梵净山景区工作人员,得到的回复均为,原来的青砖黑瓦没有刷成粉红色,“那个不是粉红色,是原本的颜色”“可能是游客拍照的时候使用了滤镜”。面对质疑,仍在罔顾事实,信口开河,将锅往外甩。

  而除了否认,当记者反复询问原本墙壁是什么颜色,对方表示“不记得了”“不熟悉”“不清楚”“反正没有(颜色)变过”……这种下意识地否认、把原因往外引的姿态,不知是咋想的。

  是粉红色还是原先的青砖黑瓦,实际上明眼人都能看明白,简单的否认式应对很难让人信服。这也是怎么回事,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中,总是有人不太信任一些机构部门发布的信息,盼望更高一级的管理部门介入调查,或者引入第三方来鉴定核实。罔顾颜色明显改变的事实,损伤的是自己的公信力。

  人民日报评论,这两件事,有一个共同现象发人深思:在网友曝光问题后,相关单位人员都第一时间选择草率否认。

  明眼人一看便知,难道相关工作人员看不出来?实际原因可能有“捂盖子”的惯性思维和侥幸心理作祟。

  媒体、网友曝光了某个问题或现象,个别人不是想着核实问题的真伪、寻求处理问题的办法,而是以为拖一拖、瞒一瞒就能混过去;或者认为草率给出一个回应先“平息”下来,等到关注度降低自然“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”。但在全媒体深入发展,信息渠道多、传播速度快的当下,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掩耳盗铃。只有对问题坚持早发现早解决,及时回应社会关切,才能让公众信服,掌握工作的主动权。

  遇到问题曝光先想着搪塞了事,表明少数干部媒介素养亟待提升。有的人在面对舆论监督时存在躲、怕的情绪,怕监督、怕批评,怕问题曝光后陷入被动,因而遇到突发事件首先想到“灭火”。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纸如何包得住火?假如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,对事实吞吞吐吐、遮遮掩掩,反倒容易真正陷于被动。

  浙江宣传在《要想处置“舆情”,先要做好“事情”》一文中提到一个观点,先有事情,后有舆情。事故、事件、事情,都可能引发舆情。要想处置舆情,先要做好事情。

  我们不希望“出事”,但也不能“怕事”。若发生了负面舆情,就不该有任何侥幸心理,任何一种逃避现实、不敢面对问题的行为,都是掩耳盗铃、鸵鸟心态。打起精神、妥善应对,做好该做的事情才是本职担当。

  解决关注背后的关切。拨开迷雾,把“火源”掐灭,才不用频频救火。要注重线下处置,有什么样的问题就解决什么样的问题,依法依规处理问题,才能真正回应关切,处置好舆情。

  同时,要看到舆情背后的民情,把握真实诉求,既关注事件本身,也考虑舆论环境,分析社会心理、社会情绪,改善问题滋生的“土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