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旱迎“烤”验 保绿送“甘霖”

文章出处:新闻中心       发表时间: 2024-04-16 18:34:25

  技术人员分赴东山、金庭抗旱现场加强巡查管护,保障机泵等设施安全正常运行。

  东山、金庭开启运行引水泵站56座、日供水量约19万立方米,投用各类抗旱机泵15824台套,全力以赴实施农业补水浇灌。

  区级调拨绿化养护、消防车22辆、高扬程喷灌泵56套、汽油机泵5套、机泵4套、高扬程电泵2套、潜水泵21套、输水管道30千米至东山、金庭等重点受灾区域支援。

  截至8月14日,全区累计出动抗旱人员超26.4万人次,其中,东山镇0.35万人次,金庭镇26.05万人次(含村民)。

  自6月23日入梅至今,金庭镇降雨量仅88.2毫米,旱情60年未遇。连日来,金庭镇积极行动,广泛动员组织各方力量,积极调配周边区域物资,全力投入抗旱工作。

  工作日+休息日,金庭镇党政主要领导连续5次召开会议,专题研究部署抗旱工作。会议要求,要把抗旱作为当前党委政府主要工作,统筹调度抗旱物资、电力供应、人员保障,全力以赴与百姓共抗旱情。

  白天+黑夜,镇班子领导、镇村干部全部下沉一线小时在岗,实地查看旱情,与广大村民一起出谋划策,全身心投入抗旱工作。

  由于太湖水位偏低,部分内河水位下降,造成村民取水困难。相关村社区及时组织挖掘机等大型机械,对仰坞里等处河道进行疏浚、清理,引入太湖活水,确保村里引水上山水源充足。

  既要疏,也要堵。在清理河道疏通水系的同时,部分村利用地理位置优势,在通湖内河口做好筑坝囤水工作,提高内河水位,解决抗旱水源问题。

  镇环卫所、森林消防队等单位调用洒水车、消防车等设备,就近抽取水源,对部分自然水系无法直达的蓄水池进行补水,保障村民抗旱用水。

  镇水利水务站借出水泵80台套,水管18000米,向上级单位借调12寸机电泵10台套,同时安排紧急采购水泵48台套和水管48000米,安排36个大型水桶,用于帮助村里输水运水。

  山路沿线各类蓄水池已经见底。受地形所制,很多山坞没有直通水源,需要从水源地用水泵、水管一级一级接力翻水。

  金庭镇以村(社区)为单位,组织人工翻水,夜以继日、持续奋战,只为确保每天早上蓄水池满,周边农户有水可抽。

  友情提醒:大家开车途中发现路面有水管横穿时,请务必减速慢行,确保交通安全的同时,也避免压坏村民水管。

  茶季、枇杷杨梅季的忙碌过后,七八月本应是农闲季,但近来的这场旱情,却带走了这里的夏日悠闲。数不清的机器在水库边排开、数十条水管布满山间小道;五六十岁的老人早早起床,趁着太阳高悬前,在细碎的树荫里打水;夜阑人静,大多数人进入空调房准备休息时,农民们却扛着上百斤的机器,又出发了……

  凌晨四点不到,双湾村干部李华中就出了门,前往自己所负责的葑山寺泵房,“早点去,与前一班做好交接工作,万一有点问题还来得及处理,不耽误时间。”这时,天还没一丝光亮,山林间只听得哗哗的打水声和机器的轰鸣声。李华中在检查好泵房机组的运作情况后,便沿着主管道检查是不是存在漏点,巡查所辖片区9个蓄水池和2条河道的水位情况。

  “村民们可就守着这点水啊,我们能做的,就是保证不缺不断。”然而,连续抗旱二十多天下来,泵房和管道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,失灵、漏水在所难免,“村干部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,一有问题,就会去现场查看、全力抢修。”李华中说,前阵子,双湾村槎湾泵房异常,村里就立即租借了临时泵房,并协调隔壁片区泵房援助,全部延长打水时间,供水压力得以缓解。

  披星戴月、昼夜兼程,为了抗旱,全民都“忘了时间”,但在李华中他们心里,却有着一笔“明白账”。“关掉一个阀门需要转40至50圈,大概2分钟,一分钟出水量为80立方米左右,我们就在每个蓄水池边上都做好记号,留下15公分的距离,这样阀门关掉后,蓄水池里的水也正好足量,立马能供下一个水池,不浪费一分钟时间。”争分夺秒、科学安排,这个夏天,李华中的“标配”是一条毛巾、一个草帽,“和村民们一起抗旱,虽然累,但是看到池里有水,心里是踏实的。”

  为了避免高温日晒使水分迅速蒸发,东山茶农、果农一般避开上午十点至下午三四点最热的时间段,选择在傍晚或者凌晨时段进行打水。“水库不能停水,我们都是提前三小时到现场把水库打满,晚上村民抗旱结束后,我们又得把水库续上水后再回家。”自八月初开始抗旱以来,杨湾村村民小组长汤文斌“不是在巡山、就是在打水”,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5个小时左右。

  “自己家也有几亩地,老婆也一直叫我去抗旱,”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,自家的抗旱任务理所当然也是他的任务,但是当了10来年小组长的他,还是放不下这份责任,“我是小组长,村里的事就是我的事,村民的树也是我的树。”每天,汤文斌都是工作结束后,才去为自家的茶树、果树打水“解渴”,和衣而睡成了家常便饭。

  像汤文斌这样“为了大家”的村民还有很多,陆巷村的瞿建就是这里面一位。他是陆巷村严巷机房的“守门人”,每天他需要做的就是开闸、关闸、看压力表,他的笔记本上也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机器运转的情况,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他深受村民信任,“我家没有产业,帮大家看好闸门,让村民们放心,也是应该的。”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,一切都是为了大家,这个夏天,面对破纪录的高温无雨天气,上下一心,团结一致是最好的“良方”。

  秋已立,暑难消,截至今天,吴中区高温天数已近40天,较常年偏多一倍,降水量也较往年显著偏少。太湖和内河道水位持续走低。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取水困难,东山镇水利站和各村积极打捞水草、疏通河道,做好蓄水池和吸水口清淤工作。水利站也向吴中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申请移动水泵,用于翻水作业。

  考虑到局部区域由于“短期灌溉需求大、水泵突发故障多”等问题造成间断性供水不足,东山镇努力做好村与村、组与组之间的沟通协调,全镇也未出现由于供水不足出现大面积树木枯死的现象。对于高程70米以上的水土保持区,东山镇将逐步加强对该区域禁止垦荒种植经济林的法律和法规宣传,保障生态林水土保持功能。

  相比周边乡镇,金庭镇地形特殊,主要以丘陵山区为主,茶叶、果树等农作物也大多种植在山坡上,以旱情最为严峻的罗汉坞为例,坞口高程就要30米左右,水系无法直达,平时灌溉主要靠蓄水池。

  正常情况下,自然降雨即可满足灌溉需求,但是今年梅雨季节基本无降雨,此后更是连续两个多月晴热少雨,蓄水池水位偏低。许多山坞上山道路狭窄,仅可供电瓶车上下,因此蓄水池也只能靠人工补水,效率较低。

  首先人工降雨需要有合适的气象条件,空气中湿度、云系达到一定标准,才有机会实施。其次,人工降雨要发射增雨火箭,涉及空域管制等因素,有一套审批流程。目前,气象部门已经在金庭镇选好人工增雨点位,只要条件成熟,随时开展人工降雨作业。且人工降雨精准度不可控,即使在金庭进行人工增雨作业,无法确保雨水一定降在金庭镇区域。

  金庭镇历来实施严格保护,建设水池、水库等设施,受林地保护、规划等因素制约较多,前期可行性分析、报批报建流程相当复杂,耗时也比较长。近年来金庭镇“引水上山”等工程正在稳步实施,但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,当前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还只能是人工补水。

  近期除了旱情,森林消防也面临很大压力。前期通过“引水上山”等工程,金庭镇农林部门在消防通道周边设置了一些消防栓、消防水池等,这些水源的首要用途是确保消防安全,一般不得私自使用。同时,村民盗用消防用水,会导致镇水厂供水泵长期高负荷运转,若发生故障,将会影响全镇正常生活用水。